D.C.A

一个结合专业与爱好的私人情感记录/转化博物馆

Life is a journey of blessing

Forever Holding Torch

敬生命中每一寸真实的喜怒哀乐所赋予灵魂的重量。



-神经精神分析研究方向
-BA in Psychology, UBC
-MSc Theoretical Psychoanalytic Studies, UCL
-MBPsS
-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Psychotherapy Section Committee Member & Student Representative

关注泛心理学科普以及国际心理从业伦理设置。



All Copyright Reserved

“A Good Enough Holding Figure & Space”


在十二月的开头上,好友即将回国两月,因告别而不舍之中,看到之前在推进的对于各种心理系统政策的提议、讨论,有了不少进展,心里深感欣喜。


这篇文章作为略heavy的一个近期工作小结。


最近在考虑之后会将在lofter这里的文章搬运到其他平台上的打算和计划,因觉得研究本身和当初写文的初衷都和平台本身性质所冲突。等到准备得差不多后可能会付诸行动、将链接附上。之前虽说了不会再以心理工作者的身份提供相关资源及分析,但这个身份认知是从一开始就不会改变的。将这个平台上的研究和其他平台联系在一起,是我之后也会考虑去尝试的。


我总结起在网络上看到的发言表达,不论是类似知乎一类的问答形式的intellectual inquiry还是类似lofter上的文章创作,发现也都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在这个体系之下,基于“点赞制”、“众筹制”的评价体系并不能最终代表回答和文章本身的质量。因一旦目的和追寻、集齐更多数量的回应相挂钩,这些行为和表达就会跟平台以及其群组下的average心理结构挂上关系。因这些网络匿名平台存在的理由,便是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去让自身表达、抒发在现实生活中在某些方面所无法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lofter这个平台,是一个为艺术媒体及人文方向的大众娱乐目的而服务的。而这些夸张化的娱乐项目背后,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足够好”的容纳对象,不论是以“圈”还是“个人”去定义,去为自身在其余地方所无法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赋予情感价值及认可。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些心理需求是和主流的价值体系所相悖的,而产生出一种容易朝病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中也有不错的、往正面方向在引导的部分,例如和心理疾病相关的一些绘画艺术性质表达所带来的认可与肯定。但最为重要的部分,结果聚焦为创作者是否清晰地清楚,自己在表达的主题处在怎样的一个创作目的和需求上,它决定了之后作品呈现出来的基调走向。


其中较为有趣的部分,是圈内自身和相互间宛如《甄嬛传》一般的斗争(我自己并未看过这部作品,但是朋友戏称其为”情感关系drama界的葵花宝典”)。我听说在微博上此种现象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江山,也意识到这种对于“drama”的需求,正是网络上一些情感取向的用户所依赖的,以从这种表达方式中获得满足感。


我能感觉到这种表面行为之下,是需要去被好好倾听、承接的渴望,以及可能许多潜在的情感创伤。但在学习心理学的这段时间里,也深刻地意识到“求助方式”的重要性。许多时候,一些诉求、创伤未能被得到有效处理,其中有部分和求助方式的表现相关(关于这点,之后或可去找些相关论文查证)。在以一个表现状态为青少年帮派心理结构的组织环境内,求助的表现形式可能会以之前所写的那些“gang structure”、“霸凌动力关系”-必须要identify出来一个target,以表现、投射出对其的攻击性,才能起到巩固这些组织内原本心理需求的作用。为何需要以这种攻击性的形式去表现,这其下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无法脱离关系的。从我的角度觉得能够去建议的,一个不成prescription的comment,还是能够在以虚拟平台为一个过渡中转枢纽(transition space)的基础上,去尽量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建立现实中良好的attachment。并且在虚拟平台中的故事性的创作,也确实是需要一个“good enough holding figure & space”去承接,才能够疏解其中的心理重量。可在这里我自身也颇感难过的是,个人能量毕竟有限,在当下国人对于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框架常识的了解尚很缺乏的状态下,是无法carry一整个往病态方向发展的环境的,还有自身被卷入其中、drag down的风险。我想说的是,不论如何,将自身曾经在“追&嗑cp”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心理创伤强制性地在组织内部散播下去,并声称这是当下唯一的解决办法,也是这个“圈文化”的心理病理化趋向会一直停滞在这个循环当中的原因。


不要,将你或前人的痛苦传播下去,并以“圈内人”为借口,将更多的人卷入到你的集体心理创伤中在其中反刍。这是一种情感霸凌及操控,且应承担法律责任。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的边界感设置,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内是很重要的。请理解并了解到,想要去散播自身的问题、痛苦,并认为心理工作者就有这个责任去无条件倾听、解决,这是十分不合理的观念。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因为自身现实环境中的问题而聚集于虚拟网络中,虚拟网络所能够起到的功能性作用,除了一个“中转站”之外,是很有限的。它不能替你解决你自身生活中所在面对、经历的独特的属于你的个人议题。在这个方面问题的解决,需要回到一对一的单独治疗疏解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的功能性均失效了的时候,虚拟平台所能起到的“承接”的心理作用也是巨大的。它可以提供一个暂时的避难所,让你有一个过渡的空间去process自己内部的冲突。



当然有很多其他精神层面的改革发声,在现实中尚未能够做到有效落实推进之际,比如对于一些少数群体的发声以及正向的社会运动,以虚拟平台上众筹的形式去进行,是十分有价值的。可将情感需求和外部实际的资源(资本)以及权力争夺(Power Struggle)混杂在一起,依旧是很容易往一个负面方向去发展的。因为这其后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并且,资本会利用心理而为自身的资源囤积服务。建立在外部金钱价值和内部情感连接的等同上的价值观,注定也是会不断物化人的内心、削减心理上的精神价值感的。


另一方面,选择去让自己成为一个“权威”的形象出现,例如老师、领导、医生、律师或一些看起来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角色以提升自己的心理效能感,反而也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这其中会牵扯到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形象进行打压、操控的风险。在你自身内部未修炼到能和你想要戴上的“社会角色”相匹配的程度上时,不要去幻想“Fake it until make it." 这种试错的风险,是建立在不断侵犯伤害他人的心理健康的代价上去提升自身经验,并重复自身成长过程中被你生命中的权威形象所对待后留下的伤痕和业果。这是任何一个你所幻想成为的“权威”角色自身最大的失败。所以,从一个心理工作者的角度,十分希望能够在这里劝导尽量不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需要去真正跨越这些伤痛,创造正向的结果,而不是“重复历史”。



非常重要的最后一点,依旧是强调国内当下心理学教育环境的混乱,不是随意无伦理使用心理学理论作为借口或踏脚板的机会。现在行业非常努力地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整改,我们也期望着,能够尽快且全面地实现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愿景(感觉这个说法有被解读成在替行业协会作宣传的可能性,但在此处我指的是,在不同位置上共同努力着的心理及社会工作者们。行业的骨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错,但仅仅有规章框架是远远不够的)。



最近也有看到《女心理师》这部电视剧的上映,还未有兴趣和精力去仔细观看。若是之后看了,可能会分享一些对此的看法。但是,一般情况下,偶像剧对于行业现状的描写,和现实还是有当长差距的。







评论